成都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凯发k8官网登录vip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官网登录vip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各省金融业占gdp图谱:中西部增长快,北京、上海最高
作者:cdyhjy    发布于:2016/08/15   来源:
摘要:

据各省份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整理,今年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以17.1%的增速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首位。在中国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变的过程中,金融业因为吸纳就业人数众多、附加值高而被地方政府青睐。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保持在5%左右。诸多地方也将5%作为量化目标,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成为衡量地区金融中心的重要指标。

“不只金融业这样提,其他产业也在提,一般5%是一个起点。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较高的话说明金融业比较发达,有成为金融中心的潜力。”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除辽宁无法查到相关数据外,2015年末仅有吉林、湖南、内蒙古三省金融业占gdp的比重未达到5%。其中,北京的该比值最高达17.09%,上海、天津居第二、第三。西部省份青海、宁夏是“黑马”,两省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14%、8.98%,列第四、第五位。

27省金融业增加值占比逾5%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其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也相对较高。金融业有集聚效应,其占gdp的比重是一个反映经济体金融业价值创造能力和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以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金融业的发展情况。金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2015年该比值的目标是5%,部分地方略高。如天津为9%,广东为8%,成都为10%。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国金融业增加值5.75万亿,占gdp的比重为8.39%。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除吉林、湖南、内蒙古外,其余27个省份2015年末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辽宁无法查到相关数据)。

分省来看,北京、上海、天津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前三甲,分别为17.0%、16.2%和9.6%。三者均为东部直辖市,经济基础好,存贷款规模大,这是三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前的重要原因。

第四、第五位则分别是青海和宁夏,两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14%和8.98%。《青海日报》报道称,一般来说某一产业的增加值占这一地区gdp的5%以上,就可视为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已成为青海的支柱产业。

不过青海、宁夏金融业产值并不高。wind数据显示,2015年两省增加值数值分别为220.87亿、261.6亿,居全国倒数第二位和第四位。

金融业产值最高的省份为经济大省广东和江苏。2015年两省的金融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但占gdp的比重为7%,居各省份中游。另一经济大省山东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5年达5%,居各省份下游。西部直辖市重庆为8.97%,居全国第六。

中西部省份金融业增加值增长较快

十二五期间,中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维持在15%以上,西部省份表现尤其突出。其中,青海、甘肃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山西、四川、重庆等地金融业增速都在20%以上。

“中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迅速,与其基础薄弱有关。当金融机构完成东部地区的设点后,在企业发展压力与监管鼓励之下,开始转向西部设点,投资也自然转向西部,从而带动西部地区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表示。

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末到2015年的五年间,青海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最高,其间增加了5.1个百分点。同期,中西部省份甘肃、山西、四川、宁夏均增加3个百分点以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截至2015年末,山西、重庆、宁夏、青海、天津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8%-10%之间,上海和北京超过10%。全国来看,2016年上半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1209亿元,占全国gdp的9.2%。

鲁政委对这一数值表示了怀疑。“这一数字已高于全球包括英美在内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平,仅次于瑞士、香港和新加坡。”他说。

国研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副主任卓贤曾撰文指出,金融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体现了金融深化的过程,但我国社会融资增量/金融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5.2下降到2015年上半年的3.2,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却在下降。

“只有当金融成为实体经济的‘加油站’而非‘抽水机’,金融业增加值的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才更具价值。”他如是称。

“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金融中心,除了占比指标外,还要看其金融交易量占区域交易量的比例以及市场的开放程度等。”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遍地开花的金融中心建设,也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等问题。”

(21经济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