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吃饭叫外卖、出门叫网约车、买菜用宅配……和过去相比,今年的炎热天气带动了很多网络服务平台,城市人的“懒癌”升级为“高温癌”,生活方式被进一步改变。
今年的高温天和往年相比,有持续天数多、影响城市范围广、局部强度大等特征。截至7月26日,杭州、西安、上海、合肥、南京五大城市的最高气温均达到或超过了40℃,已有六省市气温超过历史峰值。
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通过分析外卖、生鲜宅配、网约车、冷饮、制冷设备、避暑游等消费方面的数据发现,城市人的衣食住行都受到了高温的影响,尤其是今年“史上最热”的上海,在这些温度敏感型消费中居全国首列。
各平台数据显示,外卖、宅配、网约车等平台订单猛增,已成为都市新宠,饮料、空调、面部防晒等防暑防晒产品的销量也增长明显。
外卖、宅配、网约车成火炉“三宝”
国家气候中心综合分析我国主要城市的炎热指数、极端最高气温、高温日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要素,得出近31年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其中,排在前列的重庆、福州、杭州、南昌四个城市被冠为“新四大火炉”。武汉、南京等传统火炉城市虽然还在名单里,但是排名已经退出“四强”。但今年夏季以来,往年的非火炉城市上海的气温打破145年气象史高温极值纪录,成为新晋“火炉”。
饿了么外卖平台、生鲜电商本来生活以及滴滴出行平台向21世纪经济研究院提供的数据都显示,上述火炉城市的外卖、宅配以及网约车等衣食住行方面的服务需求在7月出现猛增,尤其上海在外卖和宅配方面都拔得头筹。
都市白领一族号称“命是空调救的”,实际上工作繁忙以及依赖冷气环境的都市人,也是这些新消费形态的大力拥趸者,可以说“命也是快递小哥救的”。
饿了么大数据显示,6月以来,全国午间外卖(11点-13点)前十的城市订单量都有不少的增长,订单量前三强城市为上海、北京、杭州。其中,上海6月午间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6.90%,福州6月增长17.70%。
生鲜电商的宅配业务也在7月的高温天爆发,本来生活数据显示,针对家庭买菜用户推出的宅配套餐订单从5月就开始明显增长,从5月到7月,订单月增长率从40.43%飞涨到116.90%。其中上海的宅配订单增长率和增长量都排首位,北京、南京分别排第二、第三。
另外,高温也增加了网约车的呼叫需求。滴滴出行的数据显示,北京高温天(7.11-13)每小时出行量均比平常日(5.23-25)明显要高。上海7月至今有打车需求的人数,与6月份同比增长了13%。
相比网约车的火热,共享单车则在高温天受到了冷落。艾瑞咨询数据显示,相比5月,6月共享单车单个用户日均使用次数除ofo上涨超5%以上,其它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新晋火炉上海成高温消费“大户”
除了服务业,高温天里饮料、冰淇淋、空调、电风扇、冷风扇、面部防晒等产品的需求也暴增。
京东大数据显示,2017年火炉城市在这六种品类整体销量上的排名为上海、重庆、武汉、西安、杭州、南京、长沙、合肥、福州、南昌,其中上海在销售额上也排首位。除个别城市外,多数城市的整体销量增幅100%。
尤其突出的是今年的新晋火炉城市上海,在各类榜单中均排首位,除去其作为一线城市及电商布局重点、消费水平较高的因素,上海今年的高温影响颇大。
今年7月以来,上海的高温来势汹汹。7月21日,上海以40.9摄氏度的日最高温打破145年气象史高温极值纪录。至24日,上海今夏高温日已达18天,其中37摄氏度以上的酷暑日多达12天。
京东平台六大类数据中,面部防晒用品的销量增速最快,多数城市增幅在200%以上,个别城市超过300%,长沙市的这一指标甚至达到了514%。
另外,尽管冰淇淋的销量数据仅有西安和重庆两座城市,但它们的增速非常惊人,西安市最近一个月的冰淇淋销量增速同比达到529%,销售额增速达到1102%。
据悉,上海最大的冷饮生产企业目前已经增开了生产线,流水线 20 小时开动,加班加点生产棒冰和冰砖。眼下日均供应量已经达到 120 吨,比淡季基本要翻一番。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加入到“火炉”行列。气象资料显示,中国自1951年到2010年,全国平均温度上升了1.38度,极端高温事件和高温日数范围扩大、频次增加。
“烧烤模式”之下,除了传统必需的空调、电扇、冷饮、防晒霜等防暑产品外,火炉城市更是引爆了网络叫外卖、生鲜电商以及网约车等新消费方式。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火炉经济的趋势也显示了商机所在,各类电商平台都“倾巢出动”掘金新经济。而对于零售百货等实体商家而言,如何拓展经营思路、创新服务,吸引更多不愿意出空调房的“高温癌”人群到商场消费也成为了一项重大课题。
尤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温消费逐渐升级,人们消费也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趋势。据悉,很多企业确定生产营销计划时,都把气象指数作为重要依据。对各地政府和市场而言,如何结合温度特征应对这种新消费,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
(信息来源:21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