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最近一个阶段,国内金融形势不太平静,货币信贷总量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银行业出现流动性异常;社会融资规模大幅扩张,但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仍然融资难、融资贵。这些现象反映了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暴露出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现象有所加剧的深层问题,凸显了当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强健实体经济的紧迫性。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就必须把这种局面扭转过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实体经济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坚持实业为本,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基本职能,也是防止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保证。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看,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不仅会给宏观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还会让银行业自身陷入巨大危机。眼下一些银行机构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仍在大肆拆入资金,借银行理财、信托投资的名义在金融圈里“空转”,大玩“钱生钱”的虚拟游戏,令原本流动性充裕的国内金融业深陷“缺钱”境地,更令很多实体企业严重“失血”。有测算表明,目前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例仅20%多一点。而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反过来又使金融部门不愿介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对经济健康运行极为不利。
这几年股票市场持续低迷,说到底也与金融“脱实向虚”有关。现在,流入股市的资金,无论是所谓“热钱”还是银行的资金,大多看中的都是股价的“短炒”特点,而非上市实体企业的长期价值,这就使得股市缺乏上涨动力,一旦遇到风吹草动,还会出现资金的大量涌出。前些时候沪深股指一度狂跌,就是这一背景的产物。还要注意到,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流到中国来的“热钱”,大部分都是来套取利差和汇差的,而非投资实体经济的实业资本。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股市低迷自然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实体经济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纵观金融体系的演进,其发展历程就是改进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过程,其根本动力就是服务实体经济。从信贷市场到证券市场,从原生品到金融衍生品,金融每一步创新的背后都是实体经济需求的支持,也只有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金融创新才具有生命力。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这对金融业存在的脱离实体经济现象发出了警示,也对今后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
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要从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要求出发,努力盘活货币信贷存量,用好增量,提高使用效率。盘活的存量和今年的增量贷款,要重点向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有重大影响和示范引导作用的行业倾斜,向化解过剩产能倾斜,向小微企业倾斜,向“三农”倾斜,向消费升级倾斜。有关部门不仅监管好信贷资金的“发放”,而且监管好信贷资金的“运用”,确保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防止信贷资金的“空转”和挪用。
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还要深入研究和推动金融和相关领域改革。今年7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下一步,要继续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有效放宽金融行业准入,增加金融服务的普遍性。同时,要规范发展资本市场,逐步拓宽个人投资渠道,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融资渠道。
经济结构决定金融结构。金融脱离实体经济,无疑与产能过剩加剧和新增长点不足有关。把“迷失”的资金引入“干旱”的实体经济,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内生增长动力,让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有利可图”。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在经济结构调整上有大的突破。只有结构顺了,企业才“有钱赚”,金融业才能“心甘情愿”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报评论员)
(信息来源于环球网)